新知新訊 - 佳能 台灣

新知新訊

2023年3月16日
隨著EOS無反光鏡系統的發展,整個系統內的鏡頭群分工也越來越明確,一般拍攝人像題材,經常使用中長焦段,有許多人選擇85mm,而現在,Canon正式推出全新的 RF135mm f/1.8L IS USM。

2023年3月15日
這是拿到Canon EOS R10 之後拍下的第一張照片,在台南西港的胡麻田裡,將我眼前的畫面真切地記錄了下來,農民手上的紋理,掌心裡顆粒分明及隨著指縫流瀉而下的胡麻,這個收成的美好瞬間,讓我對 EOS R10 這個新夥伴有了最初的好印象。

2023年3月14日
同樣是飛羽攝影,十年前必須擁有十幾二十幾萬的頂級單眼相機,否則難以捕捉到瞬息萬變的野生動物的精彩瞬間。而自從去年 Canon 推出 APS-C 片幅無反光鏡相機 EOS R7 之後,大大降低了入門拍鳥者的器材門檻,不到四萬元的價格即能購入一台性能優異的相機,舉凡動物眼睛對焦的速度與精準度、追蹤性能、連拍速度、防手震效果……等都是同業中的佼佼者,讓初次拍鳥的入門新手輕易就能取得 3,250 萬像素的高畫質作品。此次我們訪問到的是業餘飛羽攝影師蘇亮宇,藉由他的拍攝測試與作品呈現,讓我們能更進一步的瞭解他是如何運用R7相機拍下一張張動態或靜態照片,同時給予剛入手相機的使用者更多不同的啟發。

2023年3月6日
對比我手上現役的 EOS R6 來說,二代從帳面數字上的提升,雖然看起來很有限,但畫素提升至 2400 萬,更新的感測器及 EOS R3 等級的對焦系統下放,但這些都是以EOS R6 本來就很良好的基礎做了提升,其實對焦的提升,對於生態攝影的應用上,還是蠻有感的,再來則是預先拍攝的功能加入,對於需要捕捉瞬間快門的生態攝影來說尤其重要,藉由這次的測試,我也順便藉這個機會來談談,EOS R6 Mark II 的生態攝影的應用及我對生態攝影拍攝的一些想法。

2023年3月3日
去年秋天榮幸代表「行遍天下」旅遊雜誌受捷克旅遊局邀請,讓我有機會初次走訪這個歷史悠久又帶點神秘色彩的中歐古國,而這也是我與 Canon EOS R3 並肩作戰的首次海外行,因之前有分別體驗過 EOS R 與 R6、因此與 R3 的磨合期算短、很快就朝人機一體境界邁進。這趟捷克行非單純旅遊而是有任務在身,在考量負重、時間壓力及取材需求後,我決定把這次任務交給兩顆畫質很好的變焦鏡頭來滿足我絕大部分的攝影需求,除了 RF 28-70mm F2 L USM 與 RF 70-200mm F2.8L IS USM,另外再帶了我的愛鏡、是超大光圈的 RF 50mm F1.2L USM 定焦鏡,讓我能針對特別有感覺的畫面去拍攝出想要的意境。

2023年3月1日
Canon EOS R7無反光鏡相機上市至今,掀起的搶購熱潮至今仍未停歇,優異的自動對焦性能、精細的畫質、每秒 30fps 超高速連拍,也深受廣大愛用者的肯定。而此次受訪的飛羽及生態攝影家「呂翊維」,憑藉著他對於鳥類的長期觀察,擅長聽音辨位,從各種不同的鳥叫聲來找鳥、拍鳥,接下來他將與我們分享他的拍攝故事,及使用 EOS R7 及三支 RF 望遠鏡頭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先放下塵囂,隨他一起走入大自然,看看可愛的鳥類好朋友!

2023年2月9日
這次的行程是俗稱西班牙朝聖之路的「聖雅各之路」,Sylvie 選擇的是相當熱門的法國路線,自 2022 年 10 月 3 日從法國庇里牛斯山(Pyrénées)山腳的一個古城-聖讓.皮耶德波爾(Saint Jean Pied de Port,SJPP)出發,到終點聖地牙哥康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已經是 2022 年 11 月 4 日,她特別跟我們分享這一個月的時間,帶著 Canon EOS R10 朝聖之路的心情。

2023年2月8日
我大部分的工作委託來自雜誌,拍攝內容從人像、旅遊、風景、活動、商品、美食到空間設計五花八門,其中使用率最高的鏡頭就是 RF 70-200mm f/2.8L IS USM,最主要的原因便在於 RF 70-200mm f/2.8L IS USM 實在太可靠了。不管是焦段實用性、對焦速度、從 F2.8 就是可用工作光圈、絕佳優異的畫質表現、淺景深的表現張力,對攝影師而言根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長焦神鏡。

2023年2月6日
在 2022 年的 12 月初,Canon 在台灣發表讓我期待許久的全新 Canon EOS R6 Mark II,這部乍看與前代外觀無差異的相機,不僅將畫素更為提升至 2420 萬之外,同時進化近乎Canon EOS R3 等級的拍照追焦系統,並整合入門新手也能輕鬆享受的各項場景、濾鏡模式之外,對於拍照、錄影皆有相當需求的玩家,更將其推升至無錄影時間限制的 6K 60p HDMI RAW、6K 超取樣 4K 60p 及FHD 180p之性能,因此在發表當天我隨即入手了全新 Canon EOS R6 Mark II,並帶著它前往睽違 3 年的日本北海道大雪旅行。

2023年2月3日
從小就非常嚮往想要有一台相機拍攝振翅翱翔的鷹姿的「何瑞暘」,在十年後靠著自己上大學打工賺錢,終於購入人生第一台Canon EOS 7D單眼相機,自此開始他的飛羽及野生動物拍攝旅程。此次接受Canon邀請,攜帶EOS R7無反光鏡相機及RF100-500mm f/4.5-7.1L IS USM望遠變焦鏡頭,上山下海花了四個月左右時間,拍下十九種野生鳥類和大家分享。從夏季到秋冬,猶如一部精彩的野鳥大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跟隨攝影師的腳步,進入大自然,一窺野生鳥類們的家。

2023年1月16日
去年年中,攝影師徐裴翊與我們分享了她在「巴西聽障奧運」採訪工作中的所見所聞以及體育賽事照片,此次她要與我們分享的是去年八月至九月前往美國棒球場取景及至西班牙拍攝自行車記錄片等工作中所拍攝到的影像作品。由於此行記錄片拍攝成員是由三名女生組成,攝影器材選擇皆以輕量化為首要考量。此外更利用難得的出國機會,在當地進行短暫的旅遊街拍,也帶回來美麗的景色要與大家分享。

2023年1月10日
「小時候翻月曆覺得雪景很漂亮,所以我就開始拍照了。從風景開始拍,像是晨昏、銀河星軌、大自然題材...哪裡有好看的景就去哪裡。」如果你跟心星一樣,從小就有顆攝影魂,喜歡親近大自然,那麼有關她的隨身武器 Canon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一定得要好好瞭解一番。

2023年1月3日
若想要精準捕捉極速飛行的野生動物,除了拍攝經驗與技巧的累積,一台性能優越、擅長追蹤動態物體的相機,也是拍攝成功的重要關鍵。首次使用 Canon EOS R7 無反光鏡相機,攝影師曾增謙談到初次使用的感受,「非常順手!輕巧好用。R7 搭載的是 APS-C 影像感測器,實際拍攝時會呈現出鏡頭原焦段乘以 1.6 倍的拍攝畫面,可以明確的突顯目標物!」攝影師直指核心的道出 EOS R7 這台相機的最大優勢。接下來就來欣賞攝影師曾增謙拍攝的野生飛羽作品。

2022年12月29日
影視作品上映前一張張的劇照,勾勒觀眾對即將上映的影視作品的第一印象,藉由氛圍色彩的渲染、角色眼神細膩的張力,帶領著觀眾在這扇門前窺探曖昧不清卻又引人入勝的縫隙,在正式上映後,讓觀眾帶著萬分期待進入正片的世界中,而提供這把關鍵鑰匙的人物就是「劇照師」。

2022年12月21日
「不是在拍攝野生動物」就是「在拍攝野生動物的路上」!經營「捕捉野生的李歐那」粉專的女攝影師周鑫听,以往使用它牌單眼相機拍攝,此次在 Canon Taiwan 的熱情邀約下,從三個月前開始首次嘗試使用 Canon EOS R5 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來拍攝,從此眼界大開,體驗到Canon全新相機科技的成熟對焦技術、完全不需要擔心的防手震系統、以及細緻入微的影像畫質,以超越想像的相機性能,全面提升拍攝效率與拍攝成功率。透過我們的專訪,一起來欣賞她最近拍攝的精彩作品。

2022年12月20日
Canon EOS R5 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自 2020 年 7 月上市至今已將近兩年半時間,仍是高像素相機產品市場上的寵兒,來自專業攝影師的各種好評聲音不斷,其超越想像的對焦速度、優異的防手震性能、高後製寬容度,輔以絕佳操控性,也陸續吸引它牌使用者躍躍欲試。風景攝影師亞均,此次接受Canon Taiwan的邀請,以它牌使用者的角度來看 EOS R5,長達數月的拍攝體驗,也拍出許多風景大作,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亞均的 Canon 器材使用心得。

2022年11月17日
2022年7月甫即上市就受到市場極高關注度的Canon EOS R7 APS-C無反光鏡相機,一上市隨即銷售一空。究竟Canon推出的第一台R系統APS-C機種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全世界的攝影愛好者爭相搶購?今天我們訪問到資深飛羽攝影家「吳志典」老師,他將與我們分享這些日子使用EOS R7搭配RF100-500mm F4.5-7.1L IS USM超望遠變焦鏡頭的拍攝心得,吳老師不藏私的將他的拍攝參數和機身設定亳無保留的全部公開,給予所有飛羽的攝影愛好者一個非常好的參考資訊。

2022年11月14日
近幾年每逢 10 月的第一個周六,大家最期待的活動想必就是「白晝之夜」了吧!年年吸引超過 30 座城市、數百萬人徹夜狂歡,這個於 2002 年源自於巴黎的夜間城市藝術節,已風行20 個年頭台北則從 2016 年首次舉辦至今已是第七屆。

2022年10月28日
如果只能選擇一顆鏡頭,不管是工作、旅遊還是創作,RF 24-70mm f/2.8L IS USM 都會是我的首選,出色的畫質、可靠的防手震機制以及多功能性的焦段,更能讓我放膽去嘗試每一種創作的可能性。

2022年10月27日
潛水 12 年來擁有超過 1,000 潛的經驗,海洋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帶給 Peggy 無限的驚喜,無論芝麻般小或是公車般大的生物,牠們的美,留給 Peggy 無與倫比的震撼。這次Peggy透過她使用 Canon EOS R5 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及高畫質RF鏡頭拍攝的水下攝影作品,讓我們可以一窺夢幻的粉紅珊瑚海及絕美綠島水下世界,現在就透過 Peggy 的鏡頭帶著大家一起踏上這奇幻之旅。

2022年10月14日
台灣雖是海島,但四季分明、氣候多變,島內高山、溪流、森林、平原與海岸等地貌豐富而多變,造就了多樣化的人文活動與自然、地理景觀條件。而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建設,讓我們可以輕易的去親近全台任一處的美景與秘境,這對於喜歡旅行、喜歡攝影的人來說,是最豐富的寶庫,有著太多的題材與畫面等著我們去探索與捕捉!

2022年9月27日
說到風景、街拍這個題材,要拍出與眾不同的構圖已經非常不容易,更何況還要使用自己不熟悉的鏡頭焦段來拍攝,簡直就是一場華麗的冒險!經營「台灣小角落」IG帳號的葉建輝先生,此次充滿好奇心的提出想要挑戰使用超廣角 RF 14-35mm F4L IS USM、RF 16mm F2.8 STM 及超望遠 RF 600mm F11 IS STM 鏡頭來拍攝風景及街拍,期望透過自己不常使用的鏡頭焦段,體驗不同鏡頭的特性,挑戰自己的攝影構圖,並打破一般人認為長焦鏡頭只能拍鳥的這種迷思。接下來透過葉建輝的作品分享,和他一起踏遍「台灣小角落」。

2022年9月26日
因為喜歡生物而開始接觸攝影,因為攝影而開始接觸 Canon,從 2005 年買下第一台 EOS 20D 成為 Canon 的用戶至今,2010 年 EOS 7D 地表最強 APS-C 數位單眼,EOS 5D Mark III 之於 EOS 5D Mark II 的全面升級,到後面 EOS R System 的演進都是我幾次印象深刻的進化,這些進化之所以吸引我其實都集中在一個原因,就是對焦性能,在生態攝影這個領域裡頭,強悍的對焦絕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2年9月21日
RF1200mm f/8L IS USM這顆鏡頭正式問世發售以來,擁有極長的焦段與視角,讓它可以應付各種極限的望遠拍攝題材,但也正是因為這顆鏡頭的獨特,目前比較少實拍與使用心得。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將來分享攝影師吳大使用這顆RF1200mm f/8L IS USM所拍的作品,並分享關於這顆鏡頭使用的種種細節。請跟著我們一探這顆超望遠鏡頭所看見的世界。

2022年9月20日
今年五月,攝影師陳維鈞前往馬祖五天四夜,走遍南竿、東引、東莒、北竿各地,特別挑選「藍眼淚」大爆發的季節以拍攝「藍眼淚」為題,對於馬祖獨特的礁石沙灘等天然景觀、與石砌聚落、地下坑道、雕堡據點等戰地風情,均有深刻的描繪。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攝影人眼中的馬祖,以其獨特的視角,詳細的攝影教學分享,仔細學習其構圖與拍攝技法,也許下一個能拍出大作品的人就是你!

2022年9月19日
夏季的台東,有著令人醉心的蔚藍。炙熱的陽光燒灼陸地,卻使得海面呈現獨一無二的透亮,彷彿能夠定眼直視那深藍海底。沿著海岸一路前行,綿延不斷的海蝕地成了許多生物的棲身之所。海鳥時而在礁岩休息,時而在海上捉魚果腹,看著牠們不斷急停收翅再墜入水中,宛如欣賞一場特技表演,好不熱鬧。

2022年9月16日
蔚藍的天海與蓊鬱的綠樹交織出一幅美麗的台東映像,而你對台東的印象又是什麼呢?在Instagram 經營「台灣小角落」帳號的葉建輝,在使用 Canon EOS R6 全片幅無反光鏡相機搭配 RF 24-105mm F4L IS USM 鏡頭的初期,以其身為台東人的深度視角,以他擅長的風景街拍為題,速寫了一套台東景色作品,並與我們分享他拿到 EOS R6 的使用心得。就讓我們跟著他的鏡頭,一起探訪台東小角落吧!

2022年8月29日
過往使用長焦段鏡頭,不外乎是為了利用望遠端進行車輛、飛與生態、航空等追焦題材,這次前往龜山島的假日輕旅行,由於往返過程中同時有著欣賞鯨豚徜徉於宜蘭外海的機會,同時登島健行還是以輕鬆攜帶為旅遊最佳訴求,因此長度16.47cm、重量僅635g卻有著100-400mm靈活望遠焦段的RF100-400mm f/5.6-8 IS USM,成為此行探索龜山島生態、風景的獨特望遠旅遊焦段,一起透過超望遠來探索宜蘭龜山島吧!

2022年8月26日
我們自駕來到了蒙大拿冰河國家公園(Glacier National Park),而且趕時髦,特別入住了在國家公園附近才剛開放三天的 Under Canvas 豪華露營 (Glamping)。必須承認,這個搭建在森林裡的帳篷,還沒有進入帳篷內,單是那乍現又愛捉迷藏的光影,上一秒還將樹林倒影映在帳篷棚布上作畫,下一秒則一溜煙似的消失無蹤,讓人甚是迷戀這種自帶祕境感的氛圍,好生夢幻。

2022年8月25日
猶如猛禽的速度,卻又同雀鳥般輕盈,隨著夏日的熱浪強勢襲來,卻又如夜晚微風般平易近人。高速,用以捕捉電光石火;對焦,用以追風逐電;APS-C無反光鏡相機,用以極目遠望。 Meet the Canon EOS R7.

  • /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