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別 11 年再續前緣,羽化重生的超大光圈廣角鏡皇: RF 24mm f/1.4L VCM - 佳能 台灣

2025年1月20日

    闊別11年再續前緣

    羽化重生的超大光圈廣角鏡皇:RF 24mm f/1.4L VCM

     

    攝影及撰文:雪羊Snow Ram

    關於攝影師

    雪羊 Snow ram

    「將山裡的故事,帶回人間。」攝影的初衷是說故事,遊走在登山家、攝影人與作家邊界之間的創作者。自玉山開啟了登山人生後,走過 90 座百岳、登上了尼泊爾與中亞的 6,000 米高峰。善於用影像與文字將屬於山林的感動時刻紀錄下來,分享給更多的人們,至今擁有超過12萬個追蹤者;並且在山林議題的公領域中,不懈的努力發聲。

    廣角鏡,尤其比手機常見的 28mm 預設標準焦段更廣的鏡頭,是許多風景攝影師的心頭好,更是新手友善的實用鏡頭:體積適中、使用空間不受限、室內外皆宜、想拍的東西都能輕易裝進畫面、善於創造畫面的戲劇張力等。

    一直以來,最受歡迎的廣角鏡,非變焦大三元中的 16-35mm f/2.8L 系列莫屬,它有著優秀的成像,更一舉囊括從 16mm 超廣角到 35mm 小廣角的焦段,萬用超廣角當之無愧,也是我自2014年春天以後7年間的機身常駐鏡頭。.

    然而,在我攝影生涯最初的摸索期中,有一顆廣角鏡的持有時間極短,不到三個月便因當時的機身(EOS 6D)和自己的技術無法駕馭而出讓。但在那之後,少數有準焦的作品,其成像品質、美麗的散景與特別的畫面張力,都讓我久久無法忘懷;以致於到了RF世代,我最關心的鏡頭更新,便是那讓我魂牽夢縈的超大光圈廣角鏡皇:RF 24mm f/1.4L VCM。

     

    初學者與 24mm 定焦的邂逅

    2013 年 12 月 8 日,經歷了初學者套組 EOS 6D 搭 kit 鏡 EF 24-105mm f/4L IS USM 與第一顆大三元 EF 24-70mm f/2.8L USM 後,我對於最廣角端24mm的視角已有一定熟悉度,又嚮往著f/1.4大光圈的魅力,於是便出清了所有變焦鏡,入手了EF 24mm f/1.4L II IS USM這顆非主流的大光圈廣角定焦鏡。

    第一次體驗大光圈定焦鏡,我便深深著迷,柔和的散景、畫面的立體層次、無可挑剃的畫質,以及多了二級光圈的拍攝彈性,一切都跟變焦鏡非常不一樣。就算前一支鏡頭已是前一代標準變焦鏡皇,整體的質感提升都依然非常有感,有些作品就算到了十多年後的今天也毫不遜色,令我讚嘆不已。

    然而,因為廣角定焦鏡對於構圖的技術要求較高,當時我只是個才入門攝影不到一年的新手,加上在成功作品的激情過後,赫然發現大光圈狀態下成功率很低的原因,第一是它沒有防手震,第二是我使用的機身 EOS 6D 只有中央對焦能駕馭這麼大的光圈,導致必須平移構圖所致。

    於是幾經考慮後,我便忍痛割捨了 24L,將超大光圈廣角的夢深埋心中。

    台大小福前楓香

    EOS 6D + EF 24mm f/1.4L II IS USM,光圈 f/5.6秒、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00 秒
    攝於 2014 年 1 月 5 日

    滿地美人樹花瓣與羊蹄甲

    EOS 6D + EF 24mm f/1.4L II IS USM,光圈 f/1.6、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500秒
    ​​​​​​​攝於 2013 年 12 月 15 日

    臺大森林系林一教室

    EOS 6D + EF 24mm f/1.4L II IS US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秒
    攝於 2013 年 12 月 30 日

    玉米花

    EOS 6D + EF 24mm f/1.4L II IS USM,光圈 f/4、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50秒
    ​​​​​​​攝於 2014 年 2 月 3 日

    RF 24mm f/1.4L VCM 正面

    EOS R5 Mark II + RF 70-200mm f/2.8L IS USM,光圈 f/8、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 秒

    2024 年 10 月 30 日,Canon 終於在千呼萬喚之下,發表了RF系統中的最新一支 f/1.4 超大光圈鏡頭 RF 24mm f/1.4L VCM,總算是補齊了 RF 系統中的超大光圈四大天王:從 EF 卡口時代開始,Canon 光圈大於 f/1.4 的鏡頭,就只有 85mm、50mm、35mm 與 24mm 四支而已,這幾個焦段受到原廠的重視可見一斑。

    翻開 24mm 定焦鏡的歷史,可以發現早在 1988 年 11 月,也就是 EOS 系統發表的隔年,Canon 就推出了第一支 EF 卡口系統的 24mm 鏡頭:Canon EF 24mm f/2.8。9 年後,EF 24mm f/1.4L USM 發表,這顆 24mm 不只掛上了 L 字、有USM自動對焦,更將光圈一舉提升了兩級,是全新世代的超大光圈廣角鏡,並在2008年更新為二代鏡 EF 24mm f/1.4L II USM。二代鏡改變了鏡組結構與數量,並新增SWC次波長結構鍍膜,減少光線反射避免眩光與鬼影、提升影像清晰度與銳利度,是Canon第一款採用此種鍍膜的攝影鏡頭,如今的 RF 24mm f/1.4L VCM 同樣也有這個特色。

    在結冰的玉山主峰步道上,體驗RF 24mm f/1.4L VCM的感動。

    影像提供:曾煒傑

    時光飛逝,過了近 16 年,RF 24mm f/1.4L VCM 這顆超大光圈廣角鏡皇終於帶著新世代的變革,隆重登入 RF 系統,提供最高品質的經典大景視角;除了繼承 EF 24mm f/1.4L II USM 諸多優點,個人認為最有感的升級如下:

    1. 將 USM 超音波馬達縮小為 Nano USM 奈米超音波馬達,並加入 VCM 音圈馬達,分別推動較輕的浮動鏡組及較重的對焦鏡組,實現迅速、流暢而寧靜的對焦,更適合拍攝影片,打造攝錄雙棲的專業級鏡頭。
    2. 為符合拍攝影片需求,除了有效抑制呼吸效應,更加入了光圈環,以接近無段光圈手感的1/32級光圈調整精度,實現電影鏡頭般行雲流水的光圈縮放。
    3. 鏡組結構改變,從10群13枚變成11群15枚,將玻璃非球面鏡片精減成一片,不僅依然能優秀地減少矢狀彗形眩光 (sagittal coma flare),更成功減重 135g 來到 515g,少了足足半顆 RF 24mm f/1.8 Macro IS STM 餅乾鏡的重量,手感輕盈許多,搭上 EOS R5 Mark II 非常均衡!
    4. 鏡頭外觀改變,長了 12.4mm,濾鏡從77mm 縮小到 67mm,省下一點點濾鏡的費用與重量。
    5. 竟然降價了!擁有眾多新設計的 RF 24mm f/1.4L VCM,建議售價 46,900元,比 EF 24mm f/1.4L II USM 的建議售價足足便宜了 7,500 元,太照顧用戶啦!

    正當我引頸期盼時,偶然得到一個三天兩夜慢慢攀登玉山主峰的機會,便與 Canon 商借這顆我思念已久的超大光圈廣角鏡,在這座我爬過最多次的台灣高山上,感受十年前那份初逢的感動!

    與 EOS R5 Mark II、RF 24mm f/1.4L VCM在結冰的玉山頂留影,仔細看可以發現拍照拍到連身上與遮光罩都結冰了。

    玉山蒼穹:大景

    許多攝影師入手廣角鏡,為的就是拍攝大景,為難得的日出日落、火燒雲與銀河,預先準備越廣越好的鏡頭免得畫面裝不下。然而,持有 EF 16-35mm f/2.8L 二代與三代的 7 年間,拍了超過十萬張台灣山岳影像,我得到一個結論:台灣因地理尺度小加上好天氣不多,因此野地絕大多數的大景,約莫21mm就足夠廣了。

    且如新手神鏡全方位的 24-105mm 與標準變焦鏡 24-70mm,其廣角端也皆為 24mm,顯示 Canon 的工程師們同樣也認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廣角端到 24mm 就夠用了。因此,為了畫質捨棄 24mm 以下的極少數超廣角作品,換來絕大多數情況下的畫質大升級,我會說:「我願意。」

    排雲山莊的日落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6、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60 秒

    玉山前峰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7.1秒、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

    玉山南稜西壁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6、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秒

    玉山主峰下山途中遠眺阿里山的雲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秒

    雲端上的玉山峰頂視野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8、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秒

    玉山主峰頂的卷積雲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秒
    ​​​​​​​攝於 2024 年 12 月 28 日

    正翻越玉山南稜的雲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6、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320秒

    雲中乍現的玉山北峰氣象站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秒

    值得一提的是,我這次搭配的機身是 EOS R5 Mark II,它 4500 萬畫素的感光元件,提供更大的裁切彈性,解決了過去 2020 萬畫素的 EOS 6D 面臨構圖過於鬆散的場景時,卻已無太多餘裕裁切的問題。若以機身有內建的全幅切換APS-C功能來換算,裁切完後影像解析度為 1987 萬畫素,焦段乘以 1.6 換算後是 38.4mm,剛好成為一顆街拍旅拍小廣角的經典焦長,畫素也相當於我當年的6D。不拍望遠,不排斥裁切構圖的話,我認為 RF 24mm f/1.4L VCM 是非常適合全幅機一機一鏡的出遊組合。

    更何況,還可以使用 EOD R5 Mark II 內建的「相機內放大」搭配「機內裁切」功能,還可以把24mm變成 1000 萬畫素的 98mm 使用,十分方便。

    附圖是重新裁切構圖的「雲中乍現的玉山北峰氣象站」,是不是震撼多了呢?動人的風景不一定要用廣角,有時候可是長焦拍的呢!

    雲中乍現的玉山北峰氣象站「裁切版」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8、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秒

    夕陽中的玉山主北全景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秒

    夕陽中的玉山主北全景(大幅裁切後)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秒

    高峰山徑:近景

    其實在登山的過程中,沿途欣賞最多、看最多的,是步道周遭的近景。或許光線不足、視野不開、無法一眼望穿遠方,但光斑灑落的山徑與構築穹頂的樹冠層,無一不是堆砌成美好山林體驗的重要元素。在這樣的場景中,RF 24mm f/1.4L VCM 憑藉著廣角與大光圈,在森林場景中發揮了巨大優勢,得以在林下幽微的光線與視野局限的山徑上,紀錄山林最親切的美感。

    另外,這顆鏡頭在光圈全開時,畫質比起 EF 24mm f/1.4L II USM 有著顯著的提升,以往光圈 f/1.4 時影像會出現輕微的鬆散與紫邊,但如今光圈全開的風景與特寫,銳利度與紮實感都完全不馬虎,紫邊也很輕微,無論是機身修正又或是光學突破,都很令人讚嘆。除此之外使用 f/1.4 還能為風景創造獨特的氛圍,十分適合拍攝元素繁雜的山徑。

    玉山主峰步道棧道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60秒

    主峰步道5k排雲93號廁所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1.8、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60秒

    午後的鐵杉樹冠,仰拍森林也是考驗紫邊抑制效果的場景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00秒

    主峰步道旁的冷杉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00秒

    玉山圓柏灌叢間的山徑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6、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 秒

    步道旁結冰的玉山小蘗與下方的圈谷地形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60秒

    結冰的玉山小蘗與高山植群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秒

    晨光中的風口鐵籠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6、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秒

    結冰的玉山北峰叉路口告示牌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6、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秒

    日出,雲霧,佈滿冰霜的玉山主峰石碑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秒

    其實十多年前使用 EF 24mm f/1.4L II USM 時,我最喜歡拍攝的題材既不是人像也不是風景,而是充滿張力的近拍特寫,在全新的 RF 24mm f/1.4L VCM 上也十年如一日。24mm 鏡頭不像百微能夠極致地特寫目標,但得益於 24 公分的最近對焦距離,讓放大倍率達到 0.17x,在拍攝小物時,能盡可能地在紀錄環境的同時,讓目標物在畫面中保持適當的大小。這種構圖搭配大光圈的柔和散景,將呈現十分有張力的獨特畫面,是三支24mm f/1.4鏡頭才有的專屬氛圍。

    這邊要特別注意,Canon 有史以來 3 支 24mm f/1.4L 全都「沒有防手震」功能,在面對低光、微距主題時,需要相當的穩定度才能提升成功率。雖然這是過去我出清 EF 24mm f/1.4L II USM 的原因之一,但得益於科技的進步,這次搭配的 EOS R5 Mark II 有內建 5 軸機身防手震,讓我能在低光的森林底層用更慢的快門壓低 ISO,得到成功率高到讓我忘記它沒有防手震的清晰影像。

    另外,超大光圈四大天王對對焦的要求極高,且很難平移構圖,對焦點選定之後就不能移動,所以都建議搭配旗艦機使用,才能張張準焦不用賭機率。

    結實纍纍的玉山假沙梨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640秒

    結冰的玉山小蘗植株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2.8、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00秒

    結滿霧淞的石頭與植被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3.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00秒

    午後光斑中,通紅的玉山小蘗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640秒

    特寫岩石上的霧淞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2、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秒

    結冰的玉山杜鵑灌叢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3.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秒

    金翼白眉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200、快門 1/250秒

    忽然出現在步道下方的黃喉貂,裁切放大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2、感光度 ISO 200、快門 1/400秒

    跟大景的用法一樣,得益於 EOS R5 Mark II 的 4500 萬畫素感光元件「相機內放大」與「機內裁切」功能,近拍構圖還可以透過後製進一步特寫,放大成類似微距的效果。不過如果影像需要進電腦精細後製,那光靠 4500 萬畫素裁切放大後的成品,其實也已頗有意思了。

    步道旁的小金髮苔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00秒

    步道旁的小金髮苔,裁切放大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00秒

    結滿霧淞的玉山圓柏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2、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250秒

    結滿霧淞的玉山圓柏,裁切放大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2、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250秒

    石頭上的長枝紫萼蘚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秒

    石頭上的長枝紫萼蘚,裁切放大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秒

    鏡頭的考驗:高反差場景

    野地的光線條件取決於環境,在臺灣登山時,大部分時間位於樹林之下,只要天氣好都是難以拍攝的高反差場景,另外日出日落也會創造許多高反差的環境,這些都是考驗鏡頭光學品質的時刻。應該是得益於 SWC 次波長結構鍍膜與新鏡組的關係,RF 24mm f/1.4L VCM 在高反差的場景中,表現出乎我意料的好,不僅眩光與鬼影都很輕微,影像也依然保持清晰銳利,可圈可點。

    清晨中漸漸甦醒的楠梓仙溪山谷,直出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秒

    清晨中漸漸甦醒的楠梓仙溪山谷,raw 檔後製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秒

    逆光的結冰玉山小蘗,直出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320 秒

    逆光的結冰玉山小蘗,raw檔後製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320秒

    主峰步道攀石路段,直出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3.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320秒

    主峰步道攀石路段,raw檔後製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3.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320 秒

    玉山北峰叉路口休息的眾人,直出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00 秒

    玉山北峰叉路口休息的眾人,raw檔後製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00 秒

    與山共舞的身影:人像

    登山時若要兼顧人像攝影,需要比被拍攝者更好的體能,才能走走停停、跑前跑後、拉開距離爭取時間構圖。我習慣拍攝登山者的背影或去個人化的人像,除了沒有肖像權的問題外,更重要的是,這是能讓人充滿想像與帶入感的畫面設計。24mm 不僅是拍攝人帶景的好選擇,更能透過大光圈與絕佳立體感,讓作品呈現夢幻氛圍。在台灣狹窄的步道上,RF 24mm f/1.4L VCM 能發揮由前往後拍的優勢,只要往前拉開一點點距離就能拍攝整支隊伍,檢查完照片隊友們也差不多剛好到自己跟前,可以繼續跟著行進。另外更不用提的,就是「一定要裝得下所有人」的登頂照,當然也是廣角鏡的長項囉!

    這種題材要注意的是大光圈的景深非常淺,而如果不叫停擺拍的話,拍攝對象會一直前進離開景深範圍,因此拍攝準焦的照片難度不低。若要拍攝大光圈行進照,那麼只有搭配 EOS R5 Mark II 等級以上的旗艦機種,才能夠快夠準地發揮超大光圈鏡頭的全部實力,拍出準焦的成品。

    早晨的山徑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640 秒

    登上森林中的木階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320、快門 1/250秒

    享受高海拔的午後的輝光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6400秒

    冷山林中的之字路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5.6、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00 秒

    與結滿霧淞的岩徑搏鬥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3.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00 秒

    小心翼翼地告別玉山頂峰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50 秒

    主峰之字路遠眺楠梓仙溪流域群山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640 秒

    大光圈的主戰場:低光源

    無論高 ISO 能力有多強,在同一台機身上,大光圈鏡頭就是硬生生地,比其他鏡頭更能在惡劣的光線中獲得更好的成像。舉凡幽微的森林中、霧中、晨昏到室內,最大光圈依然銳利紮實的RF 24mm f/1.4L VCM無疑賦予了攝影師更好的紀錄能力。

    另外,從以前開始,24mm f/1.4L 鏡頭就被叫做「銀河神鏡」,那是因為它有著廣角鏡中最大的光圈,能裝得下大部分跨越星空的銀河而得名。除了裝得下以外,f/1.4光圈也賦予RF 24mm f/1.4L VCM能用更快速的快門拍下銀河的身影,更進一步縮小長曝光所拉出、造成銀河模糊的些微星軌,讓作品更清晰銳利。然而,無論是十年前或是十年後,我都沒有在持有24mm f/1.4L時遇見銀河與清澈夜空,只好讓有緣人發揮它與其他鏡頭相比最大的夜拍優勢了。

    不過這次我有在星星從薄霧中露臉時,將 ISO 拉到 25600 手持拍攝了一張星空,並比較 raw 檔電腦後製與EOS R5 Mark II 機身內建的神經網路雜訊消除成品的差異。結果機身降噪的效果十分驚人,可見 Canon 在 AI 方面真的下足了苦心呢!

    霧雨中的排雲山莊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2、感光度 ISO 200、快門 1/160秒

    排雲山莊二樓住宿區走廊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感光度 ISO 5000、快門 1/10秒

    排雲山莊供餐櫃台,早餐時段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2.5、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100秒

    排雲山莊晚餐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2.5、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60秒

    薄霧後乍現的星空,機身直出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25600、快門 1/10秒

    薄霧後乍現的星空,raw檔後製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25600、快門 1/10秒

    薄霧後乍現的星空,raw檔後製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25600、快門 1/10秒

    RF 超大光圈四天王的最後一塊拼圖

    感謝所有的緣分,讓我能在這突如其來的三天兩夜行程裡,遇到戲劇化的好天氣與壞天氣,有晴有雨有結冰,完整體驗 RF 24mm f/1.4L VCM 的靜態攝影魅力;並重溫 11 年前第一次體驗超大光圈廣角鏡的感動,與24mm f/1.4 這個焦段光圈組合再續前緣。

    若要我以一句話總結 RF 24mm f/1.4L VCM,我會說,它是畫質與氛圍追求者,以及喜愛星空的攝影師必須擁有的大光圈定焦銘鏡。因為再也沒有其它廣角鏡,能像它一樣多變,以絕佳的光學品質、獨特的廣角散景與立體感,雕琢出只屬於它的透亮視界。

    至於動態影像的部分呢?就等拍片高手們進行評測啦!但我相信一定也會非常精彩!

    晶瑩閃亮的玉山小蘗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2.5、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000秒

    用 RF 24L 拍下的玉山主峰石碑與我,易懂的相機丟給山友操作就是方便!

    EOS R5 Mark II + RF 24mm f/1.4L VCM,光圈 f/4、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秒

    建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