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旅伴,轉譯世界 EOS R 系統挑戰負 20 度嚴寒極光絕景 - 佳能 台灣

2025年4月8日

    可靠旅伴,轉譯世界

    EOS R 系統挑戰負 20 度嚴寒極光絕景

     

    攝影及撰文:孫宗瑋

    我是從攝影編輯出發到目前專職的攝影師,見證底片至今的影像科技進程。目前 Canon 當家 EOS R 系統承接Canon堅實的影像基礎實力,也是給所有影像愛好者這世代的解答。近年依靠 R 系統與可靠完整的鏡頭群,從事商業與活動拍攝工作,對工作器材的信賴感與便利性,是我選擇 Canon 的重要原因,這次藉著闊別 12 年的阿拉斯加旅行,不僅再次挑戰超低溫的嚴苛環境,也將分享冰封極地的絕美景 色。

    EOS R6 Mark II + RF200-800mm F6.3-9 IS USM,光圈 F6.3、感光度 ISO 2000、快門 1/1250 秒。(感謝友人Tony協助拍攝)

    可靠是完美旅伴的第一要務

    旅遊攝影需要在不熟悉的環境,以及有限的攜帶選擇中,紀錄攝影師眼中的世界,考量上次拍攝極光經驗,以及極為期待的麋鹿、狐狸⋯⋯等野生動物拍攝主題,特別攜帶 Canon EOS R6 Mark II、RF200-800mm f/6.3-9 IS USM、以及 RF24mm f/1.4L VCM,並順便帶上稀有也無法取代的 EF8-15mm f/4L Fisheye USM,其中對於 RF200-800mm f/6.3-9 IS USM 的期待特別高,除了旅遊更因在工作需求中,常需要利用超望遠相關鏡頭,對這支鏡頭的實戰應用自然相當期待。至於廣角鏡的選擇,RF24mm f/1.4L VCM大光圈在微光議題上的極大幫助,加上 EOS R6 Mark II 高感光度的拍攝能力,是本次描繪極光層次與細節的利器,而想記錄整片天空的極光,則是請出放在防潮箱深處的魚眼鏡頭,組合為這 次旅行的戰友。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2.2、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60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1.6、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32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00-800mm F6.3-9 IS USM、400m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2500、快門 1/160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00-800mm F6.3-9 IS USM、800mm,光圈 F9、感光度 ISO 500、快門 1/1600 秒。

    再會歐羅拉女神

    高冷和熱情如何同時並存?極光大概就是那個奇異的答案吧。貪心於極地較長的夜晚時刻,需要適應克服的就是二月阿拉斯加,好天氣時平均負十到二十度的低溫環境,人是可以靠著興奮與期待感帶來的腎上腺素與保暖裝備幫助,無法自體恆溫發熱的機器,卻是直面對抗低溫可能的電池額外電力耗損,以及低溫造成各種材料不同冷收縮的物理變化,與 12 年前 EOS 5D Mark III 相較,由於電池容量與技術進步,極低溫的影響,在本次戰友 EOS R6 Mark II 續航力表現上,幾乎沒感受到困擾,事實上在這樣的低溫與低光環境,持續等待的時間裡,很多時候都是利用快門線進行連續、持續的拍攝。肉體還是機器能撐得更久,我的答案絕對是機器。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500、快門 2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800、快門 6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4、感光度 ISO 1250、快門 1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3.5、感光度 ISO 8000、快門 2.5 秒

    追過極光的朋友應該都能同意,畫面中絢麗的極光照片或縮時影片,和現場的狀況絕對有很大的差異,亮度、顏色、動態,在低光環境與拍攝狀態下,現場大多數狀況是亮度與飽和度都相對較低,RF24mm f/1.4L VCM 在低光環境大光圈實力,與它細膩的描繪能力絕對是 VIP 等級的助力。

    RF24mm f/1.4L VCM 鏡頭不僅只是讓細節大幅度地記錄下來,由於極光自身擺動以及樹枝遇到風也會晃動,通常使用慢速快門拍攝極光時,自然會因此模糊,當然這並不是缺陷,但如果想要試圖將極光定格在接近現場看到的感覺,使用大光圈稍微提高的快門速度,也是另一種衍繹極光的方式,配合地景上的明顯的樹枝,更能還原現場當下的感覺與變化。

    當然如果你運氣爆棚看到一生難得一見的超大極光,也是有可能看到亮度、層次、飽和度都遠勝畫面與想像的畫面,不過也請不要把期待定在這個狀況就是了。此外,雖然極光特報能夠告知你目前極光的許多資訊,包涵範圍以及哪個時段的活躍狀況較強,但請相信我,只要天空晴朗無雲,就算預報活躍低,也還是可以去等等歐羅拉女神是否心情好,擺弄婀娜身姿給大家欣賞。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320、快門 2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12800、快門 1/4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 M,光圈 F1.8、感光度 ISO 2000、快門 3.2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2、感光度 ISO 8000、快門 2.5 秒

    旅行中經常會在室內光線條件較差的環境中參觀,RF24mm f/1.4L VCM 的 F1.4 大光圈,與讓人激賞的描繪能力,自然是這環境條件的最佳解,這次依然抽空到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克斯校區的北方極地博物館來聽聽極光的聲音,也參觀那些阿拉斯加的特色文物,如果有到 Fairbanks 推薦抽空來晃晃唷。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6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125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2、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40 秒

    除了 RF24mm f/1.4L VCM 大光圈廣角鏡的精彩表現,亦要私心分享難得的魚眼鏡頭 EF8-15mm F4 L Fisheye 拍攝的極光照片,這支絕無 僅有能拍攝全周與全幅魚眼的鏡頭已然停產,但利用轉接環,依然可以讓傳統EF鏡頭正常使用於目前的 EOS R 系統相機,就算是極端廣角的魚眼鏡,拍攝使用上依然沒有任何問題。

    EOS R6 Mark II + EF8-15mm F4 L Fisheye、15mm,光圈 F4、感光度 ISO 2500、快門 8 秒

    EOS R6 Mark II + EF8-15mm F4 L Fish eye、10mm,光圈 F4、感光度 ISO 2000、快門 15 秒

    EOS R6 Mark II + EF8-15mm F4 L Fisheye、8mm,光圈 F4、感光度 ISO 2000、快門 15 秒

    EOS R6 Mark II + EF8-15mm F4 L Fisheye、8mm,光圈 F4、感光度 ISO 2000、快門 15 秒

    當然除了夜晚精彩無比的多變極光,阿拉斯加無比純淨的景色,是旅人想逃離喧囂的第一選擇,相較於想盡量納入極光時需要的 超廣角,在平常拍攝環境下,24mm 在全片幅的視角是更泛用的焦段,這也是各家頂級變焦鏡不約而同將廣角鏡設定在 24mm 的重要原因。RF24mm f/1.4L VCM 的大光圈,能營造廣角鏡焦段上少見的淺景深視野,不過由於個人喜好將背景景色儘量記錄下來,平常反而不太去使用最大光圈,但這樣的拍攝需求,我認為對鏡頭解析度與相機在寬容度、色彩階調的要求就更為重要。由於 Denali National Park 大量白色的雪地與山地,想要把雪山的細節保留下來是相當需要相機在高光部分的寬容度,相信進階玩家與專業攝影都能同意,正常曝光下在照片中留下豐富白色細節的困難度,而這次的組合表現相當讓人驚艷。另一個則是高緯度傍晚時分的天空色調,一種特有典雅的灰藍色調,也不是我們在低緯度地區常見的色彩感官,這無疑讓此次旅程的影像有更不一樣的魅力。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5.6、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100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4、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64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5.6、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50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6.3、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 秒

    感謝同行旅伴的協助,在這段旅程中,在極光研究所外、Denali National Park 的迷人傍晚、靜謐的 Healy 冰封的小湖旁,都有賴 RF24mm f/1.4L VCM 拍攝一些夢幻般的雪地人像與旅遊點滴。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00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4mm f/1.4L VCM,光圈 F1.4、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640 秒

    相較於 24mm 本次攜帶的 RF200-800mm F6.3-9 IS USM 相對能發揮的地方就少了許多,也是我相當意外的旅遊插曲 ,最主要的原因是本來在Denali National Park極容易近距離遇到的麋鹿與馴鹿,這次彷彿約好一起搞失蹤,在連續四天造訪的狀況下,硬是一隻都不見,只有一次在公路上,用 800mm 端,方能拍到山谷中的麋鹿,不過也還好有800mm鏡頭的幫助,否則更會成為一大遺憾。

    岩雷鳥冬季型態

    EOS R6 Mark II + RF200-800mm F6.3-9 IS USM、 800mm,光圈  F9、感光度 ISO 5000、快門 1/250 秒

    麋鹿

    EOS R6 Mark II + RF200-800mm F6.3-9 IS USM、800mm,光圈 F9、感光度 ISO 3200、快門 1/1000 秒

    為了測試 RF200-800mm F6.3-9 IS USM 的實用性與整體畫質表現,旅程中我都全程使用手持方式拍攝,單鏡頭2公斤的重量,大概是我真要攜帶超望遠鏡進行旅遊的極限,不過特別提醒大家,為了避免力矩受力的問題產生相機鏡頭接口的形變,使用這類鏡頭時,一定要抓握在鏡頭上,不論是 L 支架,或是將肩帶繫在鏡頭上。比較有趣的特色是這支鏡頭雖然不是恆定光圈,但變動焦段時最大光圈不會直接縮小到F9,這對於快門維持絕對有實質幫助。

    黑嘴喜鵲

    EOS R6 Mark II + RF200-800mm F6.3-9 IS USM、900mm,光圈 F9、感光度 ISO 500、快門 1/80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00-800mm F6.3-9 IS USM、672mm,光圈 F9、感光度 ISO 125、快門 1/1000 秒

    受利於高感光度與防手震技術的進步,以往光圈無法做到一般鏡頭 F2.8 的超望遠變焦鏡頭,實用性被大大解放,從 Fairbanks 前往 Denali National Park 的旅程中,清晨前渾圓的月亮與寶藍色的天空,居然可以利用 5.5 級鏡頭防手震的能力,手持拍攝清晰異常的影像,當下的驚訝與感動,到現在回到台灣電腦前,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悸動。此外也拍下一些整個旅程中少見的幾隻鳥,以及經典狗拉雪橇的可愛雪橇犬們,大家可以從樣張中感受一下 RF200-800mm F6.3-9 IS USM 無可替代的超望遠視覺壓縮感,以及RF鏡頭一貫的影像扎實感與精彩的描繪能力。

    手持拍攝

    EOS R6 Mark II + RF200-800mm F6.3-9 IS US M、800mm,光圈 F9、感光度 ISO 2500、快門 1/8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00-800mm F6.3-9 IS USM、200mm,光圈 F6.3、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40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00-800mm F6.3-9 IS USM、570mm,光圈 F8、感光度 ISO 2000、快門 1/1000 秒

    EOS R6 Mark II + RF200-800mm F6.3-9 IS USM、200mm,光圈 F6.3、感光度 ISO 1250、快門 1/80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