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焦快速、遠近皆宜
生態觀察最佳拍攝組合
攝影:何瑞暘
最適合拍攝鳥類及生態動物的相機器材組合,必須兼顧對焦快、合焦準、防手震、以及能伸縮自如的彈性鏡頭焦段。喜愛生態觀察與記錄何瑞暘,此次仍然攜帶 EOS R7 無反光鏡相機及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 望遠變焦鏡頭,前往台灣離島、海上、山上不停探索更多鳥類生態,從冬季至春季,拍下許多難得一見的精彩畫面,藉由高畫質的照片,讓我們更能一窺究竟,現在就跟隨何瑞暘的鏡頭,一起欣賞美麗的瞬間。
大水薙鳥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e0c12fd9dce245e3a0295a5f8c4013ae_1%E5%A4%A7%E6%B0%B4%E8%96%99%E9%B3%A5.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4000 秒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2/03/beadd2d165444f7b9f6280ea6c994401_%E4%BD%95%E7%91%9E%E6%9A%98.jpg)
關於攝影師
何瑞暘
於花蓮縣野鳥學會任職總幹事,從事花蓮鳥類調查、環境教育推廣等工作至今約四年。從國小五、六年級就開始跟家人一起賞鳥,賞鳥資歷近二十年。大約十年前第一次接觸飛羽拍攝,第一台相機是 Canon EOS 7D,爾後升級 EOS 7D Mark II,熱愛自然環境與野生動物,喜愛記錄鳥類、動物、昆蟲等題材。
拍攝器材
相機:EOS R7
鏡頭: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
船上手持拍攝,成功克服嚴苛的拍攝環境
身為台灣所有看鳥人心目中的一個夢幻物種「信天翁」,何瑞暘形容,沒有坐船出海是沒有辦法接近且拍下清楚的畫面。頂著二、三月東北季風的風浪,在搖搖晃晃中仍然能使用 EOS R7 及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成功拍下「黑腳信天翁」及「大水薙鳥」精彩的飛行姿勢,讓牠活生生的呈現在你我眼前。
黑腳信天翁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42008c127076409a841d4da88679e5e4_2%E9%BB%91%E8%85%B3%E4%BF%A1%E5%A4%A9%E7%BF%81.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250、快門 1/2000 秒
「黑腳信天翁」張開翅膀就有一百九十幾公分寬、是一種非常大型的海鳥,有賴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 望遠變焦鏡頭的焦段彈性,「即使牠直接從我頭頂上飛過,只要趕快把焦段縮小,就可以把整隻鳥都收進畫面之中,不會說翅膀被卡到爆框!」
黑腳信天翁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90375bf9f1f6444ea633f01c1d91133f_3%E9%BB%91%E8%85%B3%E4%BF%A1%E5%A4%A9%E7%BF%81.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3200 秒
黑腳信天翁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c27521bcc18f4854a183e5f5d4bf4722_4%E9%BB%91%E8%85%B3%E4%BF%A1%E5%A4%A9%E7%BF%81.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250、快門 1/2500 秒
此外,何瑞暘表示最難拍的就是肉眼難以看到「大水薙鳥」高速的「剪水」瞬間,他說明「大水薙鳥」在飛行的時候為了節省力氣,會用翅膀的翼尖碰海水來改變牠飛行的方向,因此翅膀的尖端會在海面上留下一個切紋,通常會說牠把海水剪開來(稱之為「剪水」)。因為速度非常的快,翅膀點過去只有一、兩秒而已,「好在現在有EOS R7相機可以去追焦,利用相機的鳥眼自動對焦及高速連拍,才有辦法比較好的記錄下這樣的畫面!」何瑞暘肯定相機的高速及高精準對焦性能,才能幫他他記錄下這一特別的生物行為。
大水薙鳥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6e16aaf8b2f24423931063d6f91c8f5b_5%E5%A4%A7%E6%B0%B4%E8%96%99%E9%B3%A5.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6.3、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3200 秒
何瑞暘拍攝時的設定為,開啟動物優先自動對焦,開啟主體追蹤,開啟眼睛偵測,並使用每秒 30 張的電子快門。追蹤模式設定在 Case 2,即能發揮持續追蹤主體並忽略可能出現的障礙之效果。
而他的拍攝習慣通常是會事後裁切,何瑞暘表示,包含第一張主圖的「大水薙鳥」其實都裁切蠻多的,「EOS R7 的 3,250 萬高像素還蠻夠裁切的,我覺得裁切下來的細節我自己都還蠻能接受的!」他個人覺得在裁切後,影像畫質到目前為止都滿意!
大水薙鳥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3d8eaf0a51ad420385658a8720013be0_6%E5%A4%A7%E6%B0%B4%E8%96%99%E9%B3%A5.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6.3、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4000 秒
以 EOS R7 優異的拍攝性能,捕捉野外神秘的貓頭鷹
每年冬天都會沿著中橫及太魯閣國家公園去尋找「鵂鶹」的何瑞暘,今年在花蓮的布洛灣發現牠的蹤跡。牠是臺灣最小的貓頭鷹,以小鳥和蜥蜴為主食。
鵂鶹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b98d64530a534bbaabb75bea975963f7_7%E9%B5%82%E9%B6%B9.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400 秒
鵂鶹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b28e65514a4c45d0b155aa23b7874fe0_8%E9%B5%82%E9%B6%B9.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250 秒
相較於「鵂鶹」喜愛待在森林裡的環境,「短耳鴞」則是比較喜愛曠野的田園環境,何瑞暘的拍攝地點在花蓮的木瓜溪,牠屬於東候鳥的貓頭鷹,夏天時會在西伯利亞繁殖,冬天才會南遷到臺灣來。
短耳鴞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82ba50c911ed43c5acb73ac77aaf3fc3_9%E7%9F%AD%E8%80%B3%E9%B4%9E.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1250 秒
何瑞暘也非常幸運能夠拍下飛行版的「短耳鴞」,由於「短耳鴞」是夜行性動物,他推斷白天可能因為河床那時候有些驚動,牠剛好從草叢裡面飛起來,才能快速舉起相機拍下這難見一見的飛行版畫面。
短耳鴞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51259ef8c1b74148a8c3514b5d844c94_10%E7%9F%AD%E8%80%B3%E9%B4%9E.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3200、快門 1/1250 秒
針對 EOS R7 無反光鏡相機搭配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 超望遠變焦鏡頭此一拍攝組合的使用心得,何瑞暘說:「我覺得拿起來都還蠻輕便的,畫質從中央到邊緣是銳利的,事後在裁切上我覺得也很方便!」何瑞暘不停誇讚 EOS R7 的對焦速度很快,「跟拿其他品牌相機的朋友相比,我覺得我用 EOS R7 及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 這一組合去拍,我常常都還比他們更快對焦到鳥或是拍攝成功率比他們還高!」
離島鳥類生態,一網打盡不漏拍
何瑞暘談到相較於全片幅相機,EOS R7 搭配鏡頭具有 1.6 倍的焦段優勢,「它能讓我可以比較遠距的拍攝,對於生性敏感的野生鳥類或動物,比較不會干擾牠們太多,動物也可以比較放心,可以在自然環境中呈現自然的動物行為來讓我觀察!」以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 鏡頭而言,500mm端的焦段就能達到相當於 800mm 焦距的拍攝範圍,且拍攝下來的畫面畫質銳利,不僅維持了手持的輕巧性,「跟以往的大砲鏡頭相比,畫質差異不大,同樣能呈現出令我滿意的拍攝效果!」
戴勝。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cdb65d9357724fdb9e4cf610f913d4ab_11%E6%88%B4%E5%8B%9D.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640 秒
戴勝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42cc1ad903204982b4d4591daa3804c2_12%E6%88%B4%E5%8B%9D.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320 秒
以下兩張是在馬祖東引拍到的「戴勝」數毛照,因其獨特又討喜的外觀,讓許多賞鳥人及拍鳥人趨之若鶩。「戴勝」覓食時,運用其長長的㖨一直在地面戳,牠在戳的時候就像一個探測棒一樣,去戳地面看看有沒有蟲,若戳到蟲之後牠就會把蟲咬起來,丟到空中甩上去,再把蟲接下來然後吞下去,成功拍下顯少見到的「戴勝」超清晰覓食照。
戴勝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d372c93c9d13489fae28d5f4424b5081_13%E6%88%B4%E5%8B%9D.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640、快門 1/1000 秒
戴勝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9992b093be1046628b9ac3cda9b2b4a6_14%E6%88%B4%E5%8B%9D.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640、快門 1/1000 秒
另一隻迷路飛到馬祖東引的「方尾鶲」也是台灣罕見的迷鳥,羽色非常特別好看,牠的特色是非常非常的好動,幾乎很難停下來在一個地方,通常是在樹林裡一直到處飛行尋找飛蟲。何瑞暘幸運的遇見牠,立即躲到旁邊的樹叢後面等待牠飛到前面的樹枝上停下來,趁著停下來幾秒的時間才有辦法捕捉到這個畫面。
方尾鶲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f644b216a5ec4bca839ba562cfb3dd27_15%E6%96%B9%E5%B0%BE%E9%B6%B2.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200 秒
方尾鶲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121a217e8b3840629c5bf031a81477bc_16%E6%96%B9%E5%B0%BE%E9%B6%B2.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200 秒
追蹤對焦和單點對焦切換自如,拍攝設定輕鬆搞定
何瑞暘坦言和 EOS R7 經過多個月的相處,也找出一些更適合他的拍攝設定,讓他使用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主要設定是常態開啟主體追蹤功能,使得 R7 的對焦點會持續的去追蹤我想要對焦的主體,然後再搭配開啟動物眼睛自動對焦功能,讓焦點可以黏著我想要拍攝目標的眼睛,因此整體的對焦成功率顯著提升,也蠻快速可以對得到我想要對焦的目標!」
北雀鷹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810c741d86cb4d1288aa6fb5778590ed_17%E5%8C%97%E9%9B%80%E9%B7%B9.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1000 秒
基於拍攝習慣,何瑞暘採用 M 模式(手動模式)依現場情況來調整光圈及快門。主體在環境中沒那麼複雜的時候,會常態開啟伺服自動對焦,自動對焦區域選擇 100% X 100% 全區域自動對焦為主;若是遇到環境較複雜時,他則會在 AF-ON 按鈕設定快捷鍵,即設定為回到中央的單點對焦模式。何瑞暘分享,「只要完成一次性的設定就能自由的在場景中來回切換,因此無論拍攝對象為林鳥或是飛羽,都能快速抓到我想要對焦的鳥類眼睛。」他同時也建議擁有 EOS R7 的大家可以試著使用這樣的設定來拍攝,相信對於整體拍攝成功率的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
東方鵟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41234d198d4541edbf9b1d21cb1c83bf_18%E6%9D%B1%E6%96%B9%E9%B5%9F.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4000 秒
賞鳥資歷近二十年的何瑞暘,第二次在台灣看到羽色為藍色的「銅藍鶲」,一發現在他前面樹枝上的藍色小鳥,他便趕快舉起相機拍攝,他形容剛好也是位置站得蠻好的,站在一個和他平視角的枯枝上面停下,才讓他幸運的記錄下這樣的畫面。也是僅有幾秒時間,就像閃電一樣一閃而過之後就往下方的樹林裡面飛去,然後消失不見,可見在戶外從事生態觀察拍攝時必須要時時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才能順利捕捉到稀有鳥種的蹤跡。
銅藍鶲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1ce5845abfed450d9d5068251d5a07bc_19%E9%8A%85%E8%97%8D%E9%B6%B2.jpg)
銅藍鶲。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2000、快門 1/400 秒
銅藍鶲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106f91bcb9ed4367af6b22dc86e677ad_20%E9%8A%85%E8%97%8D%E9%B6%B2.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250、快門 1/250 秒
烏頭翁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b45651df78a2411b9167ed2fbabd1c99_21%E7%83%8F%E9%A0%AD%E7%BF%81.jpg)
烏頭翁。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400 秒
烏頭翁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05a6e954181540eb8a154302aae94e69_22%E7%83%8F%E9%A0%AD%E7%BF%81.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125 秒
赤腹山雀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b6978c31b62d414ba11249dbf57b1103_23%E8%B5%A4%E8%85%B9%E5%B1%B1%E9%9B%80.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320 秒
何瑞暘再次讚嘆 EOS R7+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 此一拍攝組合在整體拍攝上,比以往的器材輕便很多,而 EOS R7 的動物眼睛自動對焦及追蹤功能,確實也是在拍攝中能夠仰賴的功能,讓他可以直接在畫面上構圖,而不須擔心焦點跑掉的問題。
黑眉柳鶯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2acbd24bf87444c28de2bd2bfb9a321b_24%E9%BB%91%E7%9C%89%E6%9F%B3%E9%B6%AF.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640、快門 1/400 秒
白喉紅臀鵯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1e7a63ce31954610b4caaffff1aec1fd_25%E7%99%BD%E5%96%89%E7%B4%85%E8%87%80%E9%B5%AF.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250、快門 1/500 秒
白眶鶲鶯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5db661da9a8b42c0a3e31324168fd94c_26%E7%99%BD%E7%9C%B6%E9%B6%B2%E9%B6%AF.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2000、快門 1/100 秒
斯氏繡眼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3a6ec42b998e4eaa99adadc201b964da_27%E6%96%AF%E6%B0%8F%E7%B9%A1%E7%9C%BC.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800 秒
結語:
拍起鳥類照片活靈活現的何瑞暘,將大自然中鳥類生態的美好帶回來與都市中的我們分享。何瑞晹肯定的說:「我只要帶 R7 跟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 出門就夠了,除了前面提到的優良對焦系統,對於喜歡觀察生態的人來說,這一顆鏡頭就可以滿足很多題材,例如鳥類、哺乳類、黃喉貂、山羌或海上的鯨豚,多元的攝影題材都可以掌握得很好,此外這顆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其實也很近,我在拍攝蜻蜓、蝴蝶等昆蟲時也完全沒問題。」而手持方面的輕便性也獲得何瑞暘的讚賞,「我其實不會感覺到很大的負擔,手持拍攝上我也可以很好的掌握相機,就不需要再帶腳架出門了!」經由此次的訪談,希望能對於生態觀察有濃厚興趣的族群,都能嘗試入手這一組十萬初頭的拍攝組合,相信大家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拍攝練習,假以時日都能像何瑞暘一樣,拍下心目中理想的生態記錄照片。
更多精彩照片欣賞:
琉球姬鶲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093315e27beb4b52b38575d32c9943dd_28%E7%90%89%E7%90%83%E5%A7%AC%E9%B6%B2.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000、快門 1/2000 秒
普通夜鷹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861689edf84f4816ac9df1a141b7fe8c_29%E6%99%AE%E9%80%9A%E5%A4%9C%E9%B7%B9.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250、快門 1/30 秒
白鶺鴒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0dbd02b9b58b4ece9cd3026ae302c45b_30%E7%99%BD%E9%B6%BA%E9%B4%92jpg.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250、快門 1/800 秒
黃尾鴝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6902ee841f52466cabdbf6d1040cc9fb_31%E9%BB%83%E5%B0%BE%E9%B4%9D.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640 秒
白眉鵐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7bd03e5748114603b6093ea2284a3d59_32%E7%99%BD%E7%9C%89%E9%B5%90.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1600、快門 1/250 秒
小鵐
![](https://tw.canon/media/image/2023/06/15/89a7ca9f40f742ebb59cc9b86dc89c4d_33%E5%B0%8F%E9%B5%90.jpg)
EOS R7 + RF 100-500mm f/4.5-7.1L IS USM,光圈 f/7.1、感光度 ISO 320、快門 1/64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