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攝影在河口灘地的最佳選擇:EOS R7 與 RF100-400mm f/5.6-8 IS USM - 佳能 台灣

2022年9月26日

    生態攝影在河口灘地的最佳選擇:

    EOS R7 與 RF100-400mm f/5.6-8 IS USM

    攝影及撰文:蝶小小的自然影像

    因為喜歡生物而開始接觸攝影,因為攝影而開始接觸 Canon,從 2005 年買下第一台 EOS 20D 成為 Canon 的用戶至今,2010 年 EOS 7D 地表最強 APS-C 數位單眼,EOS 5D Mark III 之於 EOS 5D Mark II 的全面升級,到後面 EOS R System 的演進都是我幾次印象深刻的進化,這些進化之所以吸引我其實都集中在一個原因,就是對焦性能,在生態攝影這個領域裡頭,強悍的對焦絕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於攝影師

    施信鋒(蝶小小的自然影像)

    專職在自然觀察與生態攝影的愛好者,期望透過影像傳遞生態的美好

     

    IG | @anfernee30918

     

    在改用 EOS R System 之前,我一直不信賴 DSLR 的 Live view 對焦,慢是一個主因,稍慢的快門反應我覺得更是致命,在生態攝影這個很重視精準這個領域,瞬間快門或者準確對焦缺一不可,稍縱即逝的畫面也許會遺憾個好幾年。曾經有次與台灣最大的夜猛禽黃魚鴞遭遇,就是因為對焦失誤沒能成功拍下,事後再有好幾次的觀察經驗,都沒能弭補當時候站在河床上方枝條與我對望的遺憾,如果 R 系列能早上市個幾年,我很肯定不會留下遺憾,因為 EOS R System 暗部的對焦能力是讓我非常驚豔的特點之一,不管我手上的 EOS R6 或者 EOS R7 皆是如此最近我飼養的台灣長尾水青蛾正在陸續羽化,為了避免驚擾我選擇不移動直接在房間拍攝,純黑的背景則是高快門、小光圈與低 ISO 配合的結果,當然室內燈全關營造一個黑箱攝影棚也是必要的,此時我僅需桌上手機桌面的餘光,即可完成對焦,這是我前一台5D3完全做不到的事。

    台灣長尾水青蛾(雌蛾)

    EOS R6 + RF 35mm f/1.8 Macro IS STM,光圈 F16、感光度 ISO 100、快門 1/200 秒

    每秒 30 張的高速連拍性能

    機身的性能我想我不需要用文字再詳解一次了,有在關注 Canon 相機新訊的肯定都明白,眼部追蹤與連拍性能沒得挑剔,但這邊我個人會有個小建議,如果像我一樣以打定點鳥為主,可以開啟電子快門 30FPS 的連拍來工作,避免機械快門的微震影響連拍後面張數畫面的銳利度,但如果以追蹤鳥類飛行為主的連拍,則是建議開啟機械快門 15FPS 連拍避免果凍效應的產生,別以為 15FPS 只剩一半的速度堪用嗎?這其實也是現在相機裏頭很頂尖的機械快門速度了。

    白尾八哥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200、快門 1/200 秒

    小白鷺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1000 秒

    黑領椋鳥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200 秒

    放大率有 0.41x 讓你運用更靈活

    那麼回到我們的主題,為什麼我會說 EOS R7+RF 100-400mm 會是河口灘地最佳解答,除了極佳的對焦性能與連拍速度之外,其實還有兩個原因分別在鏡頭與相機上。先談談 RF 100-400mm 這顆鏡頭吸引我看上的幾個特點,望遠端 400mm 代表我有遠攝的機會,不管打鳥、樹上的昆蟲或者訪花中的蝴蝶都十分適合,600 克左右的鏡身重量與 17 公分的鏡身長度,這意味著我只要帶著稍大一點的郵差包就可以輕鬆裝下,儘管我用的包是來放釣魚裝備,搭上 EOS R7 的體積收納對我都不會造成問題,最後拍的遠不等於拍的大,一顆鏡頭的近攝能力終究還是要看它的放大率,這顆鏡頭望遠端的放大率有 0.41x,具體化一點來說就是,當我用 400mm 在 1.2 公尺的對焦距離拍攝一個6公分高的生物,那我剛好可以拍到爆框的概念,但正常來說我們都不會拍滿版,所以只要這隻生物超過 3.4 公分的大小,那就足以滿足我們構圖的需求。

    別忘了,以上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全片幅的理論基礎下,當使用 EOS R7 的時候,這個放大率是可以再乘上 1.6 倍,所以拍下池塘邊常見的紫紅蜻蜓,輕而易舉。

    紫紅蜻蜓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200 秒

    等效焦長 1.6 倍 + 3,250 萬畫素:絕佳生態照信手拈來

    APS-C 機身雖然有等效焦長 1.6 倍的優勢,但在低光的條件下畫質優勢與動態範圍自然不比全片幅,只是如果你將 EOS R7 放在對的地方使用,例如我拍攝的主題河口灘地生物,這裡的生物通常都喜好在溫度高有陽光時活動,光線十分充裕,再來河口灘地沒啥遮蔽,生活在此的動物都相當敏感,畢竟一個不小心就會成為水鳥的點心,稍有風吹草動就通通躲了起來,因此拉長工作距離是相對舒服的拍攝方式,此時能增加焦長除了用我 EOS R6 內建的裁切之外,EOS R7 的先天高畫素條件反而更合適。

    河口灘地的螃蟹通常都有個特徵,就是會有長眼柄,方便牠們危急時可以躲進水裡偷窺外面的情況,所以當我剛走下退潮的灘地時,所有的螃蟹不是回洞就是下水,然後露出眼睛來偷窺我,此時搭配翻轉螢幕我就可以取低角度來拍攝眼柄出水的畫面,相當有趣,當我定好位不動時,牠們才會慢慢恢復正常的行為模式,撿食與競爭,因為數量多地盤小,所以除了覓食之外彼此打架或者對峙的畫面,就會是我們主要拍攝的畫面,招潮蟹揮螯的行為也是求偶與護地盤的表現,因此有大螯的就是公蟹,母蟹則是兩隻小螯專心的覓食。

    萬歲大眼蟹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1600 秒

    萬歲大眼蟹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250 秒

    乳白南方招潮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800 秒

    北方丑招潮蟹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160 秒

    弧邊管招潮蟹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640 秒

    弧邊管招潮蟹母蟹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160 秒

    以上這幾組照片除了快門速度隨著測光連動,光圈跟ISO都是保持不變的狀態,會這樣設定是因為 RF 100-400mm 光圈 F/8 的狀態下我覺得都算是可用的數值,再來機身與鏡頭防手震的加持,對於這種偏靜態的物種來說快門通常都足夠,另外盡量不調整參數專心拍攝也能極小化對於動物的干擾,不然動作稍大牠們嚇到可能就要等個幾分鐘才會正常,我願意等牠們,但時間與潮水是不等人的。

     

    預先拍攝讓拍攝成功率更高

    EOS R7 這次新增了一個預先拍攝的功能,這對生態攝影來說有相當大的助益,這個功能可以在進入 RAW 連拍模式選單設定為啟用,再開啟預先拍攝即可,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半按快門時相機就會一直記錄,再按下快門的瞬間可以往前追 0.5 秒的影像,共 15 張的 RAW 檔影像,這對於拍攝大彈塗魚來說是相當好用的功能。剛退潮時是牠們主要活動的時間點,也因為牠們都在潮線附近活動,彼此遭遇時就會有張鰭威嚇的動作,這個動作通常都不到一秒鐘,往往很難抓下正確的快門時機,或者小跳躍前爬時會忽然來個精彩的大跳,這些拍攝時機往往都非常的難抓,除了增加拍攝次數之外剩下都是運氣,但開啟預先拍攝這個功能幾乎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半按追蹤的狀況下,專心觀察觀景窗的畫面,只要看到動作按下快門即可,體感成功率大概有八成以上的機會了。

    大彈塗魚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400、快門 1/800 秒

    大彈塗魚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500、快門 1/800 秒

    在沙地上其實有一群體型小移動速度也快的斯氏沙蟹,因為不起眼通常都不會是被關注的對象,但牠們在繁殖季時體色會變成鮮豔的紅色,遠遠看雖然不起眼,但透過長鏡頭的視角來拍攝其實也蠻壯觀的,除了覓食之外牠們也會在洞口邊有類似的跳舞的動作,推測可能有顧地盤或者求偶之類的需求,這樣的動作眼睛容易看到相機卻很難捕捉,因為牠們的行為不算規律,但方向還算固定,此時搭上預先連拍的功能成功率幾乎逼近百分之百了,只可惜牠的動作比想像中快,1/800 秒還是出現了微震,或許大膽再開高 ISO 才是正確的做法,畢竟現在的 EOS R7 高 ISO 有著不錯的畫質表現。

    斯氏沙蟹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160 秒

    斯氏沙蟹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1250、快門 1/800 秒

    斯氏沙蟹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1250、快門 1/800 秒

    結語

    最後再跟大家分享一個生態攝影的思維,一般來說我們閃燈能介入的空間很有限,跟人像攝影不一樣有各種用光的可能性,所以我們能利用的光線變化其實就集中在太陽的色溫,為了強調斯氏沙蟹的紅色,我特定挑選黃昏退潮的時刻去拍攝,搭配逆光的構圖來勾邊,這樣看起來是不是更有質感了呢?雖然此時快門速度會變得有點危險,但只要掌握好牠們不動的時候,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斯氏沙蟹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160 秒

    斯氏沙蟹

    EOS R7 + RF100-400mm f/5.6-8 IS USM,光圈 F8.0、感光度 ISO 800、快門 1/125 秒

    建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