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艋舺青山王祭的精彩瞬間 Canon EOS R3 feat.張國耀 - 佳能 台灣

2021年12月3日

    捕捉艋舺青山王祭的精彩瞬間

    Canon EOS R3 feat.張國耀

    攝影:張國耀

    10 月公布的 2021 美國「IPA 國際攝影大賽」中,長年旅居台灣的馬來西亞攝影師【張國耀】,擅長人文紀實攝影的拍攝技巧,以 2020 年青山王祭典為主題,一舉奪得專業組「年度事件攝影師獎」(Professional Event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之殊榮,而今他帶著新上市的 Canon EOS R3 再次拍攝今年11月底的艋舺青山王祭,馬上來看看他如何使用手中的 Canon EOS R3,用影像述說這場台北三大廟會之一的熱鬧盛事!

    關於攝影師

    張國耀

    1988 年出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畢業於輔大應用美術系視覺傳達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肄業),作品橫跨藝術創作,商業攝影和新聞攝影等。

    《青山宮》系列作品榮獲 2021 美國 IPA 國際攝影大賽年度事件攝影師獎,《百歲容顏》獲《國家地理》雜誌專題報導並於 2016 年受邀到東京 PLACE M 攝影藝廊舉行首次攝影個展、2017 年受中國科技大學藝文中心邀請舉辦攝影個展《百歲》、2017年舉辦攝影個展《人非人》;攝影作品《百歲》、《菜市仔》、《人非人》獲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永久典藏,入選 2016 台北國際攝影節、2013 紐約攝影節,曾獲法國 PX3、美國 IPA、ND AWARDS、俄羅斯 MIFA、FAPA  AWARDS、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美國 B&W 雜誌攝影比賽、Black & White Spider Awards 等攝影獎;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展出。

    使用器材

    相機:EOS R3

    鏡頭:RF 14-35mm f/4L IS USM、RF 24-70mm f/2.8L IS USM、RF 70-200mm f/2.8L IS USM

    對比原先的工作機 EOS R5/R6,首先請你分享拿到新上市的 EOS R3 後,在操作上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張國耀:隨著 Canon EOS R3上市,最令人期待當然是眼球控制自動對焦這項新功能,拍攝廟會前,我首先將眼球控制自動對焦功能開啟並進行眼球校準之設定,在這熟悉的過程中,才發現眼球控制自動對焦與原有的眼睛偵測追蹤對焦是不同的使用邏輯,眼球控制自動對焦是攝影師於觀景窗中拍攝時,透過攝影師眼睛注視觀景窗中需要對焦的位置,半按快門即可對該位置進行對焦,這是一種所見即所得的對焦概念,而且即便戴上眼鏡,該功能依舊不受干擾,相當精準。

    EOS R3 在外型設計上與 EOS-1D X Mark III 相當接近,本以為這樣方正的機身可能會有著較沉重的手感,卻發現 EOS R3 安裝記憶卡與電池後僅 1015 公克的重量,硬是比 1440 公克重的 EOS-1D X Mark III 少了 425 公克,這對於長時間攜帶更為輕鬆。

    EOS R3 這部一體成型的相機,與你原本工作的主力相機 EOS R5/R6 加上電池手把,你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嗎?

    張國耀:在工作拍攝時,我很習慣安裝電池手把,原因在於除了電池的續航力加倍之外,整體的配重也較為均衡,同時從橫幅拍攝轉為直幅拍攝時,手部握持的貼合度也更符合人體工學,如此一來能降低長時間拍攝時,減緩疲勞累積速度。

    特別是 Canon 相機擅長將手把部以貼近攝影師手持習慣之設計,因此在拿到 EOS R3 時,發現整體服貼握感比 EOS R5 加電池手把還要好,相當順暢好拿,此外除了全新的眼球控制自動對焦功能,在拿到相機時需要進一步學習如何使用之外,其餘的拍攝功能與體驗對我來說,在 Canon 直覺人性化的操作介面設計,任何一部相機都能短時間內快速上手。

    繼去年青山王祭典活動,今年是第二次拍攝,你怎麼計畫鏡頭之間的搭配進行拍攝?

    張國耀:去年主要是以定焦鏡 RF 50mm f/1.8 STM 拍攝,今年則是 RF 14-35mm f/4L IS USM、RF 24-70mm f/2.8L IS USM、RF 70-200mm f/2.8L IS USM 這三支鏡頭進行拍攝。

    對比去年拍攝夜間進行的廟會活動來說,f/1.8 大光圈固然能在光線不足的狀態下,有著以較低 ISO、穩定手持較慢快門優勢,但今年我想尋找不同的視角進行攝影創作,因此才選了這些鏡頭,同時 EOS R3 首次採用 Canon 全新研發 2,410 萬像素全片幅背照層疊式 CMOS 影像感測器,以及與高速 DIGIC X 數位影像處理器之搭配,在高 ISO 純淨度的表現優異許多,所以 f/2.8 或者 f/4.0 的鏡頭搭配 EOS R3,如廟會這類昏暗環境下拍攝,讓攝影師可以放心的拉高 ISO 進行拍攝。

    以青山王祭典來看,眼球控制自動對焦功能你是怎麼使用它的呢?

    張國耀:對我來說,原本的 EOS R5/R6 已有眼睛偵測對焦功能,而 EOS R3 的眼球控制自動對焦功能像是強化了眼睛偵測對焦的效能,這次在人潮眾多且前後堆疊的環境拍攝中,過往相機的眼睛偵測對焦系統通常會是對焦於距離相機最近的人眼上,當我想要將對焦點鎖至後排人的眼睛上時,必須透過操作相機進行調整,對在他們的眼睛上,而 EOS R3 則是可以透過我眼睛注視畫面中需要對焦的後排人物,眼球控制自動對焦即可偵測到我觀看的位置,半按快門後進行切換對焦,相當快速直覺。

    這次青山王祭典的拍攝環境在昏暗的夜間,同時隨著鞭炮、煙霧等影響,讓整個光線變得相當複雜,而 EOS R3 擁有 EV-7.5 的暗部對焦性能,在對焦、拍攝上你有甚麼感覺呢?

    張國耀:雖然拍攝廟會並沒有昏暗到 EV-7.5 的極端環境,但我發現昏暗環境中,面對突如其來的局部強烈逆光,對焦上還是令人驚豔的迅速、準確,完全不受任何影響。

    本次拍攝活動中,2410 萬畫素背照層疊式的 CMOS 影像感測器、高 ISO 的感受是?

    張國耀:對我來說 2410 萬畫素相當夠用,但還是私心認為畫素若有 3000 萬以上的配置,在任何拍攝場合的彈性會更為全面,在高 ISO 使用上,我大多使用 ISO 6400-12800 之間拍攝,如果以紀實攝影的角度來看,許多時候高 ISO 伴隨之雜訊表現的是一種獨特氛圍,而 EOS R3 在 ISO 6400-12800 的高 ISO 拍攝下,則是相當純淨,若想要找回雜訊所帶來的氛圍,有時候需要編修時在照片上增加些雜訊顆粒,端看攝影師的需求,在商業攝影上高 ISO 卻能有低雜訊的優異表現,肯定是相當大的加分囉!

    值得一提的是,若用於高 ISO、大光圈的拍攝基礎時,過往相機會因為快門的限制,必須加裝 ND 濾鏡,才能降低快門進行拍攝,但 EOS R3 電子快門可達相當驚人的 1/64000 秒,在拍攝空間上更具彈性,進而讓攝影師有更多的創作拍攝思維。

    這次在祭典中,機身防手震搭配 RF 鏡頭的協同防震帶來呈現效果如何?

    張國耀:我特別用了些慢速快門拍攝人流的畫面,在畫面穩定性的表現上相當優異清晰,不僅超廣角 RF14-35mm f/4L IS USM 之外,RF70-200mm f/2.8L IS USM 在夜間手持攝影中,機身與鏡頭協同防震,搭配高 ISO 的純淨度,其實每張照片皆有著相當清晰的影像品質,有賴於協同防震讓我可以用更慢的快門速度捕捉畫面。

    總結

    攝影師張國耀從去年拍攝得獎的經驗,今年再度以 EOS R3 創作艋舺青山王祭,不僅運用了 EOS R3 許多新功能,拍攝了去年沒有嘗試過的題材,也體現了 EOS R3 高畫質高性能,尤其是全新獨家的眼球控制自動對焦,讓張國耀可以更直覺的用眼睛所見位置,就能馬上將對焦點移動到位進而對焦!

    全新研發的 2,410 萬像素全片幅背照層疊式 CMOS 影像感測器提供了優異畫質、更高可用的 ISO,讓張國耀在夜間拍攝青山王祭活動更得心應手,在昏暗光線不足的情況,有賴於 EV-7.5 的暗部對焦性能,搭配機身防手震與RF鏡頭的協同防震,也能用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穩定的畫面。

    這次張國耀對於 EOS R3 實戰艋舺青山王祭,對於EOS R3的評價相當好,他也希望未來這台相機的種種特點,能夠再度幫助他的攝影創作,期許 EOS R3 可以為專業攝影師、攝影發燒友、攝錄雙棲者,成為最「佳」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