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內驅動系統 - RF Lens World - 佳能 台灣

    鏡頭內驅動系統

    TW-lens-drive-systems01_v1.2

    1985 年,隨著成熟的自動對焦技術開始進入市場,大多數自動對焦單眼相機製造商都採用機身內測距/機身驅動系統,即自動對焦馬達內建於相機機身,由機械耦合器帶動鏡頭驅動。 Canon 則選擇了截然不同的路線,認為未來市場成功的關鍵,在於突破既有技術限制,打造一套最終能在性能上超越其他系統,並能即時且精準響應攝影師意圖的全新系統。這正是 Canon 新一代高精度自動對焦系統的起源。

    為優化整體成像系統的效率,Canon 捨棄了傳統的機身內測距/驅動系統,轉而決定在每個鏡頭內部安裝獨立的馬達驅動系統,並為每種鏡頭類型選擇最佳的馬達設計,從魚眼到超遠攝鏡頭皆然。Canon 自動對焦驅動系統基於這樣的設計理念:「為鏡頭設計的最佳驅動器盡可能靠近驅動單元放置,且所有資訊傳輸和控制應該交由電子方式控制。」透過將驅動器放置在驅動單元旁邊,Canon 得以提高效率、減少驅動單元產生的能量傳輸損失(並將噪音降至最低)。Canon 還擴大了驅動器的範圍,設計出了能為每個鏡頭創造所需的精確對焦扭矩的單元,因此即便最大的鏡頭也能快速順暢地對焦。在超遠攝鏡頭中,驅動單元與相機機身距離較遠,這套系統的性能比機身驅動系統更優越,因此可以創造出能夠快速、精確自動對焦的超遠攝鏡頭。這是專業 L 系列鏡頭的主要優勢——即便在最嚴峻的條件下,該系統仍能提供高效能以及出色耐用性和操作性。這項技術已延續至 EOS R 系統與 RF 鏡頭,透過持續技術革新不斷提升功能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