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成熟的自動對焦技術於 1985 年首次問世時,大多數製造自動對焦單眼相機的公司都使用機身內置測距/機身驅動系統。這意味著自動對焦驅動馬達內建於相機機身中,並由機械耦合器控制鏡頭驅動。Canon 採取了不同的方法。他們認為未來市場成功的關鍵在於摒棄限制他們的技術,並最終建立一個在性能上更為優異的新系統,可準確快速地理解攝影師想要的效果。這就是 Canon 新型高精準度自動對焦系統的起源。
Canon 捨棄了傳統的機身內測距/驅動系統,以提高整個成像系統的效率。相反,他們在每個鏡頭內部安裝獨立的馬達驅動系統,並為每種鏡頭類型選擇最佳的馬達設計,從魚眼到超遠攝鏡頭皆然。「為鏡頭設計的最佳驅動器盡可能靠近驅動單元放置,且所有資訊傳輸和控制應該交由電子方式控制。」這就是 Canon 自動對焦驅動系統的設計理念。透過將驅動器放置在驅動單元旁邊,Canon 能夠提高效率、降低能量傳輸損失,並減少驅動單元的噪音。Canon 還製造了更多執行器,且設計了更多單元,提供每個鏡頭所需的精確對焦扭矩。如此一來,即使是最大的鏡頭也能快速平順地對焦。這個系統在超遠攝鏡頭中比機身驅動系統更有效,因為在這類鏡頭中,驅動單元與相機機身距離較遠。這使得快速準確的自動對焦功能能夠內建於超遠攝鏡頭中。專業 L 系列鏡頭的最大優點之一是其系統能夠長期良好運作,並在惡劣環境下仍保持優異性能。這項技術已應用於 EOS R 系統和 RF 鏡頭,並且仍在不斷加入新技術以實現進一步改進。